伴随候鸟迁徙,圆明园内的鸟儿热闹起来,或婉转啁啾,或翩然飞翔,或嬉戏觅食,成为市民游客踏青游园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本周恰逢全国“爱鸟周”,4月7日下午,“圆明园大讲堂”举办2022年爱鸟周特别活动——观鸟科普讲座,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公众介绍圆明园鸟类、宣传爱鸟意义、普及护鸟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爱鸟队伍。据统计,本次公益讲堂活动观看量达到6.8w人次。
讲座邀请“自然之友”终身会员、野鸟会资深志愿者汪周、林伦老师主讲,以圆明园三园鸟类调查为线索,伴随着调查者的脚步,向大家介绍圆明园的生态环境系统以及沿途众多鸟类的特征习性等,并结合古代画卷详细介绍圆明园历史上的珍稀鸟类。
圆明园作为大型皇家园林遗址公园,地形环境集山地、林地、水域、湿地、草地等于一体,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生态环境良好,为城市鸟类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是北京市区内难得的观鸟胜地。《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共收录鸟类503种,而圆明园里的鸟类多达283种,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1年,濒危物种青头潜鸭首次现身圆明园,且停留近一个月时间;紫背椋鸟、灰冠鹟莺先后现身圆明园,刷新了圆明园鸟类品种新纪录。圆明园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定期举办野生动植物保护主题讲座、研学活动,设置鸟类摄影作品展览牌示以及科普宣传栏,呼吁游客爱护野生动植物,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积极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
2022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