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三园中书屋建筑营建历程和空间研究
魏瑞芳 刘 捷 潘 曦 王 鑫*
摘要:圆明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园内修建了许多书院、书屋,为更加全面地、客观地了解圆明园中的书屋建筑,本文首先对《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等处各座殿宇内外匾额》、《圆明园匾额略节》和清代帝王的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梳理,以图文结合的表格展现三园中书屋建筑在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时期的营建历程;在此基础上根据空间的大小和组织方式等,从空间角度将三园的书屋建筑分为“书屋建筑群”、“单体书屋建筑”和“单间书屋”三种类型。以上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书屋建筑在圆明园中的作用以及清代皇帝园居生活中读书和理政、寝居、娱乐等活动的关系。同时,从设计的角度探讨圆明园的书屋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圆明园;书屋;营建历程;空间类型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圆明园是清代皇帝园居理政的重要场所,与紫禁城互为表里,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御园”。圆明园中修建了许多书院、书室、书屋等建筑,遍布园内各处(图1),本文将这几种建筑以及其他的读书空间统称“书屋”进行研究,以便于了解圆明园中这一重要建筑类型的概貌。
在皇家御园中修建书屋,总结起来,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研读经史。从历代丰富的典籍中汲取有益于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知识,掌握古今帝王治世经验,从中汲取治国方略。[1]其二,教育皇子,使其通晓古今,提升修养,掌握古今帝王治世之道。[2]其三,读书、亲贤,提高自我修养。皇帝通过亲近贤臣,与他们为师为友,从而得以体道、正心、明性,以正天下之人心。[3]
圆明三园中的建筑众多,其用途有所不同。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可判断三园中哪些建筑具有书屋的功能:第一,以书屋命名景区。此类读书空间有碧桐书院、汇芳书院、四宜书屋、文源阁等;第二,楹联匾额以“书屋、书院等”命名,如九洲清晏的长春书屋、养正书屋、涵德书屋,镂月开云的养素书屋等;第三,楹联匾额字面上没有标明读书的用途,但通过清帝的御题诗文和清代宫廷档案等记载,可断定为皇帝读书的场所。此类书屋有九州清晏的茹古堂、长春仙馆的抑斋和古香斋,四宜书屋的葄经馆,天宇空明的澄静堂,洞天深处的前垂天贶、中天景物、后天不老,含经堂的霞翥楼,狮子林的橫碧轩等。

图1圆明三园书屋建筑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样式雷圆明园档案综合研究》中道光末年的圆明三园的图纸结合表1-1、表1-2、表1-3、表1-4和表1-5改绘)
1 圆明三园中书屋的营建历程
圆明三园中的书屋建筑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都会有所变化。本文结合圆明三园的发展将书屋建筑的营建过程分为四个时期:雍正时期、乾隆时期、嘉庆时期、道光咸丰时期。圆明三园中的建筑在雍正至咸丰时期一直不断进行扩建、重修、改建和修缮等工程,加上帝王对于不同景区和空间的喜爱程度不同,三园中的书屋建筑也会随之有所变化。根据相应的史料,可判断出三园中书屋的始建时间,但变迁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中圆明三园中的书屋营建历程主要是对各时期新建的书屋进行梳理。
1.1雍正时期
表1-1雍正时期圆明三园的书屋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楹联通解》和清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资料整理)



图2雍正时期圆明园书屋建筑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样式雷圆明园档案综合研究》中雍正末年的圆明园的图纸结合表1-1改绘)
雍正时期,圆明园中的书院、书屋建筑一共有八处,分别为碧桐书院景区、武陵春色景区的乐善堂和品诗堂、四宜书屋景区的四宜书屋、廓然大公景区的深柳读书堂以及洞天深处景区的前垂天贶、中天景物和后天不老等(表1-1和图2)。
1.2乾隆时期
表1-2乾隆时期圆明三园中增设的书屋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楹联通解》和清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资料整理)



乾隆帝喜爱读书和吟诗作画,在雍正时期书屋建筑的基础上新增了许多书屋。通过对《圆明园百景图志》、《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略节》和清朝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文献史料整理,乾隆朝圆明三园中新增设书屋建筑有三十九处:圆明园有二十三处,长春园有十三处,绮春园三处[4]。在这三十九处中书屋建筑有三十五处;藏书建筑有三处,分别为文源阁、霞翥楼和四宜书屋的葄经馆;书院有一处:汇芳书院(表1-2和图3)。

图3 乾隆时期圆明三园增设的书屋建筑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样式雷圆明园档案综合研究》中乾隆末年的圆明三园的图纸结合表1-2改绘)
1.3嘉庆时期
表1-3嘉庆时期圆明三园中增设的书屋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楹联通解》和清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资料整理)



图4嘉庆时期圆明三园增设书屋建筑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样式雷圆明园档案综合研究》中嘉庆末年的圆明三园的图纸结合表1-3改绘)
与乾隆时期相比,嘉庆帝在位期间在圆明三园中添建书屋的数量相对较少,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整理可知,嘉庆时期圆明三园中的增设书屋建筑一共有五处:颐和书屋、写琴书屋、四宜书屋、鉴德书屋和清夏斋殿(表1-3和图4)。
1.4道光咸丰时期
表1-4 道光时期圆明三园中增设的书屋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楹联通解》和清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资料整理)

表1-5咸丰时期圆明三园中增设的书屋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楹联通解》和清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资料整理)

道光咸丰时期圆明三园中的书屋只有少量的增加。道光时期,在圆明园的九州清晏景区设置了三处书屋:奉三无私殿的养正书屋、平湖秋月的蕴和斋和慎德堂的履信书屋。咸丰时期,咸丰帝增设了四处书屋:上下天光景区的养源书屋、澡身浴德澄虚榭的南书房、天宇空明景区澄景堂的长春书屋和含经堂景区蕴真斋的长春书屋(表1-4、1-5和图5)。
综上,自雍正到咸丰时期,圆明三园中的书院、书屋建筑有六十处[5]; 雍正时期,有八处;乾隆时期,增设了三十九处,圆明园有二十三处,长春园有十三处,绮春园有三处;嘉庆时期,增设了五处,圆明园两处和绮春园三处;道光时期在圆明园增设了三处;咸丰时期增设四处,圆明园三处,长春园一处。

图5道光和咸丰时期圆明三园中增设书屋建筑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样式雷圆明园档案综合研究》中道光末年的圆明三园的图纸结合表1-4和表1-5改绘)
2 圆明三园中书屋建筑空间类型
圆明三园中的书屋分布广泛,建筑空间类型丰富。根据建筑的布局和空间尺度可将书屋的类型分为三类:书屋建筑群;单体书屋建筑;单间书屋建筑(图6)。
2.1书屋建筑群
书屋建筑群是由若干个单体建筑组成群体景观的书院、书屋等。建筑体量大,数量多,布局灵活多变。圆明三园中的书屋建筑群有五处:圆明园的碧桐书院、汇芳书院、四宜书屋、文源阁和绮春园的四宜书屋(表1-6)。

图6圆明三园中书屋的建筑空间类型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样式雷圆明园档案综合研究》中道光末年的圆明三园的图纸结合表1-6、表1-7和表1-9改绘)
表1-6圆明三园中书屋建筑群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楹联通解》和清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资料整理)

2.2单体书屋建筑或单间书屋建筑
2.2.1单体书屋建筑
表1-7圆明三园景区中单体书屋建筑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楹联通解》和清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资料整理)



这类书屋建筑是在不同功能的景区中专设一座或两座甚至三座独立的建筑作为书屋(表1-7)。在圆明三园中这种类型的书屋建筑较多,设置一座单体书屋建筑的景区有十八处:圆明园有八处,分别为镂月开云的养素书屋、濂溪乐处的荷香书屋、汇万总春之庙的味真书屋、北远山村的湛虚书屋、接秀山房的怡然书屋、别有洞天的写琴书屋和蓬岛瑶台的畅襟楼、映水兰香的静香书屋;长春园有七处,分别为含经堂的霞翥楼、思永斋的盎然书屋、茜园的韵泉书屋、法慧寺的静娱书屋、狮子林的探真书屋、映清斋的陶佳书屋和泽兰堂;绮春园有四处,分别是清夏斋景区的清夏斋、生冬室的碧涛书屋以及未能确定景区的清吟书屋和绿荫书屋。设置两座单体书屋建筑的景区有六处:圆明园有四处,长春仙馆的抑斋和古香斋、藻园的夕佳书屋和贮清书屋、武陵春色的品诗堂和乐善堂、廓然大公的深柳读书堂和澹存斋;长春园有二处,分别为玉玲珑馆的茂悦书屋和澹然书屋以及如园的含芳书屋和临溪书堂。设置三座单体书屋建筑的景区有两处:洞天深处、澡身浴德。[6]
2.2.2单间书屋建筑
表1-8圆明三园中单间书屋建筑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圆明园百景图志》、《日下旧闻考》、《圆明园匾额楹联通解》和清帝王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资料整理)


圆明三园中单间书屋即为圆明三园部分景区中某座建筑中的一间或几间设置为书屋。此类书屋常常设置在卧室之旁或殿堂的别室,满足皇帝、皇子和妃嫔可以在日常生活闲暇之余读书的需求。此类书屋建筑在圆明三园中共有十四处,圆明园有十一处:分别是九州清晏殿的长春书屋、奉三无私殿的养正书屋、慎德堂殿的履信书屋和清晖阁殿的涵德书屋、茹古堂;上下天光景区中上下天光殿的养源书屋、多稼如云景区中多稼如云殿的颐和书屋、天宇空明景区中澄景堂殿的长春书屋,平湖秋月的知芳书屋和蕴和斋;长春园有两处:含经堂景区蕴真斋殿的长春书屋、狮子林景区橫碧轩殿的四藏书屋;绮春园有一处:敷春堂景区敷春堂殿的鉴德书屋(表1-8)。
3 结语
本文以圆明三园的书屋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圆明三园中的书屋(书房、书院等)建筑的历史沿革,并推断了六十处书屋(书房、书院等)的年代,对圆明园的书屋建筑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其次,总结圆明三园中书屋的空间类型。继而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资料整理可得出,圆明三园中存在过六十处书屋,雍正时期有八处,乾隆时期增设三十九处,嘉庆、道光、咸丰时期增设的书屋分别是五处、三处和四处。[7]
圆明三园中的书屋的建筑空间类型有两大类:一是书屋建筑群,二是单体书屋建筑或单间书屋建筑。单体书屋建筑或单间书屋建筑又进一步分为单体书屋建筑和单体建筑中的单间或多间书屋。根据资料整理可知,圆明三园中建筑群为书屋有五处:圆明园四处,绮春园一处;单体书屋建筑有三十八处:圆明园有二十二处,长春园有十一处,绮春园有四处;单体建筑中的单间书屋有十四处:圆明园有十一处,长春园有两处,绮春园有一处。
由以上可知,书屋遍布园内各处,在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圆明三园中的书屋数量之多,分布广泛。在圆明三园有三十多处景区建有书屋,共六十处;第二,书屋的类型多。有的用于储藏书籍,有的用于研读经史、吟诗作画,还有皇子学习的上书房等;第三,有关书院、书屋的御制诗文比较多;第四,园中的书屋与皇帝理政密切相关。清帝在书屋中研读经史,熟悉经史典籍,掌握文化思想统治权,巩固清廷的统治。[8]
圆明三园中的书屋(书房、书院等)是一类独特的建筑类型,在圆明三园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书屋(书房、书院等)建筑的设计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碧桐书院与汇芳书院,极其丰富多彩的建筑群空间、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形态有变的院落空间、处理得体的建筑与山水的关系等对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文献
[1] (清)乾隆朝御製詩集.四库全书.成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
[2] (清)奕訢等编.清六朝御制诗文集[M].光绪二年刊本.
[3] (清)于敏中等.钦定日下旧闻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卷八十至卷八十二圆明园,1321——1378,卷八十三长春园.1379——1390.
[4] (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大清会典.
[5]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M].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 (清)唐岱,沈源绘制.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乾隆九年(1744 年).原图现存于法国巴黎图书馆.
[8] (清)样式雷家族.样式雷图档.北京国家图书馆.
专著
[1] 圆明园管理处.圆明园百景图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2] 郭黛姮.乾隆御品圆明园[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3] 郭黛姮.远逝的辉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4] 贾珺.圆明园造园艺术的探微[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13.
[5] 故宫博物院编.明清宫廷家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6] 于倬云.故宫建筑图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7]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故宫建筑内檐装修[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8] 聂崇正.清代宫廷绘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期刊文章
[1] 中国圆明园学会.四宜书屋[J].圆明园学刊第十八期.2015.09,卷次(期次).
[2] 中国圆明园学会.四宜书屋[J].圆明园学刊第四期.1986.10,卷次(期次).
[3] 中国圆明园学会.四宜书屋[J].圆明园学刊第二期.1983.08,卷次(期次).
[4] 中国圆明园学会.碧桐书院[J].圆明园学刊第十八期.2015.09,卷次(期次).
[5] 中国圆明园学会.碧桐书院[J].圆明园学刊第四期.1986.10,卷次(期次).
[6] 中国圆明园学会.碧桐书院[J].圆明园学刊第二期.1983.08,卷次(期次).
[7] 中国圆明园学会.汇芳书院[J].圆明园学刊第十八期.2015.09,卷次(期次).
[8] 中国圆明园学会.汇芳书院[J].圆明园学刊第四期.1986.10,卷次(期次).
[9] 中国圆明园学会.汇芳书院[J].圆明园学刊第二期.1983.08,卷次(期次).
[10] 赵赢赢.康熙与其御用书房家具[J].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8.
*魏瑞芳、刘捷、潘曦、王鑫:北京交通大学。
[1]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30329.html.
[2]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30448.html.
[3]郭黛姮.乾隆御品圆明园[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193.
[4]绮春园的清吟书屋与绿荫书屋的所在景区的位置不详.
[5]知芳书屋不知何时添建.
[6]《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中记载有菊香书屋,但不知位于圆明园中的何处景区.
[7]知芳书屋不知何时添建.
[8]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303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