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节又叫元宵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佳节。经过两千多年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逐渐融合、发展与变化,形成了今天包括吃元宵、观灯、赏月、放烟火等种类繁多的民俗活动,成为除夕后中华民族全民同欢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到了清代,上元节俗高度成熟,对于清代宫廷来说,上元节不仅是重要的家族团聚娱乐的节庆,更是清代统治者联情臣下、驾驭外藩属国的政治手段。尤其是清代盛期,圆明园作为皇帝长期园居理政的场所,一年当中有不少的节日是在园内度过,其中上元节,是清帝每年在圆明园度过第一个重大节日,内容丰富而隆重,不仅沿袭了悠久的传统习俗,包括民间的祭祀祖先、家庭聚会,吃元宵、看大戏、赏灯、放烟火、观百戏等名目繁多的庆祝活动,还有包含浓厚政治色彩的宴请外藩、属国使臣、朝廷重臣,诗词唱和等活动,并且形成了程式化的典仪,要求各代皇帝务求遵守延续。
一、庆丰图
每年正月灯节前后照例要在同乐园举办大型灯戏活动,称之为“庆丰图”,包括看戏、观灯、逛街等活动。乾隆时期,还特允年班入觐的外藩王公和外国使臣,于上元和燕九(正月十九)两个晚上先至山高水长观放烟火,然后至同乐园观看庆丰图。
(一)唱戏
上元期间,清帝到同乐园进早膳之后就在清音阁大戏楼里观看节日大戏,一般要连唱10天。清音阁是园内最大的一处戏台,每到重大节日时都会上演连台大戏。戏台坐南朝北,上下三层,高达23.94米,下建地井,上安滑车,可以上演多种神话题材的戏目。戏台对面是看戏楼,皇帝坐在楼下殿内,皇太后和后妃在楼上看戏。
(二)观灯
同乐园里在上元期间安设万寿灯牌楼(也叫万年欢鳌山),安设万寿灯128个(紫禁城新正时通常在乾清宫丹陛上立一对万寿灯,乾隆五十四年后在皇极殿增设一对,考虑到万寿灯体量巨大,同乐园的万寿灯数量如此之多,具体形制还需进一步研究考证)。大型灯组规模宏大,装饰富丽堂皇,买卖街的铺面房都安装灯棚,同乐园处处灯火闪耀,明亮宛如白昼。通常在山高水长火戏结束之后,皇帝还会回到这里继续观灯,用夜宵。
(三)逛街
同乐园上演连台大戏时,买卖街铺面也一同开张,这些铺面外观是北京市面上常见的铺面形式,并且搭灯棚、架牌楼,还有舞灯项目,热闹异常。开市期间,店铺内商品琳琅满目,凡京城能看到的,在这里也应有尽有。
二、张灯结彩
上元前后,圆明园内到处张灯结彩。一般自正月十三日开始,连续7天到燕九结束。放灯收灯时,以鸣锣传令。早晚有定时,一处鸣锣,数处随即相应。这段时间圆明园各处会安设成百上千盏华美的各式宫灯。大殿外面、室内屋顶、桌面、地面,室外檐下、廊庑内顶、宫门之上、石栏柱头、月台两侧等,均可见宫灯安设。宫灯有鳌山灯、庆成灯、栏杆灯、球灯、葫芦灯、鱼灯等多种样式,形态各异、五彩斑斓,蕴含不同的吉祥寓意。为了迎奉皇太后观灯筵宴,乾隆多于清晖阁张灯,道光则于含辉楼。各处悬挂各式宫灯,渲染浓厚的节日气氛,乾隆二十五年,圆明、长春二园各处吊挂的大小廊灯共计4324只。园内的宫灯除了养心殿造办处灯作制作外,还有直隶省、地方盐政、织造等处的进贡。
画珐琅玻璃大吉葫芦式挂灯 故宫博物院藏
三、节日宴饮
(一)上元三宴
从雍正初年开始,上元前后清帝要在正大光明殿举办盛大宴会,乾隆初年开始逐渐形成定制,每年上元前后必在圆明园设“上元三宴”,即正月十四宗亲宴、正月十五外藩宴和正月十六廷臣宴。宗亲宴一般在九州清晏奉三无私殿举办,外藩宴和廷臣宴都在正大光明殿举办。
结合清宫膳底档和穿戴档,可以看出乾隆在元宵节期间,每日依旧保持早起,早上不到五点就梳洗已毕,从九州清晏出发,有时会乘轿到正大光明殿去“看拧鳌山”,欣赏布置的鳌山灯。除了元宵节前后三天不理朝政,看灯之后还要到勤政亲贤批奏折,处理一会政事,然后乘拖床从冰上到同乐园进早膳。皇太后在世时,会在同乐园码头等着母亲一起去进膳。除了元宵节前后三天的“上元三宴”有固定的地点进晚膳,早膳之后就一直在同乐园听戏直到进晚膳,然后傍晚去山高水长看火戏。看完火戏之再回到同乐园观灯进晚响(夜宵),最后回到九州清晏就寝。
四、山高水长灯火戏
从雍正开始,正大光明殿前例设烟火,乾隆朝则烟火特盛,为白昼燃放。“山高水长在圆明园之西,俗呼西厂,地势宽敞,宜陈火戏”,从雍正开始,在山高水长张设武帐筵宴以示对外藩使臣加惠。从乾隆初年开始,上元期间在山高水长设置火戏,还包括摔跤、马术、杂技、民乐、舞灯等多项表演,从正月十三到燕九收灯,被乾隆称为“七宵灯宴”,除守孝和皇帝南巡外,基本上没有间断过。每年会在节前将山高水长楼粘补油画、修饰一新,檐下挂羊角灯,一般从头年十二月即开始准备。由圆明园花炮作和内务府营造司安装烟火盒架,搭造灯盏罩棚、西洋秋千,摆设“抬头见喜”、 “福自天来”等人物灯座。当时的火戏不仅可以组字,也有龙凤、神仙等各种吉祥的图案出现,当真巧夺天工,蔚为壮观。也难怪乾隆皇帝把观烟火戏作为是一种威慑外藩和使臣的柔性手段。
山高水长元宵火戏位置图
五、赋诗——御制上元灯词
清朝从康熙帝开始撰写上元诗,乾隆帝将撰写上元灯词惯例化甚至制度化,上元诗题目固定为“上元灯词”或“上元灯词八首”,其体制为一篇八首七言绝句,乾隆常在宴会上与大臣联句和诗,属国使臣在也作诗进呈,水平尚佳者可获得额外的赏赐。
圆明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