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本教材带海淀中小学生走近圆明园

发布时间:2015-04-03 14:06来源:字号:【大】【中】【小】

  4月3日,在风清气爽、百花争艳的清明时节,海淀区《走近圆明园》中小学教材首发式在北京一零一中学举行。该套教材将带着海淀区中小学生从圆明园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园林风韵、园居生活、文化收藏和遗址保护方面了解圆明园,走近圆明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海淀区委宣传部长陈名杰,海淀区教委主任尹丽君,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曹宇明,北师大出版社有关领导,教材专家顾问团队以及海淀区60余所中小学的校长、德育干部参加了首发式。首发式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乔键主持。
《走近圆明园》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是区域教育资源开发的一项开创性工作。该教材由海淀区教委和圆明园管理处合作编写,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旨在贯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到圆明园调研时提出的“深入挖掘圆明园历史文化价值,发挥圆明园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要求。
  首发式上,海淀区委、区政府领导为中小学校长代表赠书。一零一中学书记表示,将积极推进教材实验,在学校原有活动课程的基础上,用好教材,丰富已有经验,努力成为《走近圆明园》课程教材学习的样板学校。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曹宇明介绍了教材的编写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她表示,圆明园遗址公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直以来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拓展教育内容,对广大中小学生、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生动直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入团、入队仪式、成人礼、“走进圆明园”历史文化大讲堂等。今后,圆明园还将免费为学校提供学习场地,与《走近圆明园》教材配套进一步完善学生校外学习资源建设,为广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海淀区教委主任尹丽君介绍了本套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她总结了教材的基本特点:在编写立意方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组织方面,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根据“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重光”这三个历史阶段来组织单元内容;在教育价值方面,《走近圆明园》教材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努力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在学习方式方面,教材为中小学生创设了多种学习方式。尹丽君还强调,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北京市发布学科改进意见的背景下,《走近圆明园》教材符合北京市深化课改的精神,在填补综合实践课内容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丰富了海淀地方课程体系。
  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代表专家团队对教材作点评。她认为编写教材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最佳形式,《走近圆明园》这套教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资源,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海淀区委宣传部部长陈名杰在讲话中指出,海淀区积极落实刘延东同志指示,编写出版《走近圆明园》教材,丰富了中小学教育课程资源,彰显了海淀的区位优势和海淀教育特色。他希望各学校要把这套教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丰富学生学习途径的重要载体,开好相关课程,组织学生走进圆明园这个社会大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此套教材编写过程历时半年多,近百名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和专家顾问参与编写,查阅文献资料多达500多万字,拍摄和查阅的图片资料多达上千张。教材的编写得到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海淀区人民政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张宝章、郭黛姮、何瑜、董建中、韩宝江、颜子楠等专家学者全程参与,并对教材史实细心考证。《走近圆明园》中小学教材将于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在小学和中学分别开展教材实验。

返回顶部